出品 | 搜狐科技
作者 | 梁昌均
编辑 | 杨锦
两家华人执掌的芯片巨头,昔日的竞争对手,如今走到了一起!
9月18日晚,英伟达和英特尔同时宣布,双方达成合作,将共同开发多代定制化的数据中心和个人计算产品。同时,英伟达还将斥资50亿美元投资英特尔。
随后,穿上西装的英伟达CEO黄仁勋(Jensen Huang)和半年前上任英特尔CEO的陈立武(Lip-Bu Tan)线上召开了媒体交流会,称这是“历史性的合作”,并回答了十多个问题。
黄仁勋说,双方团队为此次合作已讨论了近一年时间,这将迈向计算新时代。陈立武则称,自担任英特尔CEO第一天起,就和黄仁勋推动这一进程,这将是颠覆性机会。
一家是CPU龙头,一家是GPU霸主,过去几十年彼此视为对手,试图互相攻入对方领地,如今握手达成合作——“双英”联手掘金AI时代。
最新美股交易日,英特尔股价一度暴涨近30%,收盘涨幅回落至23%,市值1428亿美元。英伟达涨近3.5%,市值达4.28万亿美元,是英特尔的近30倍。
英伟达投资50亿美元,英特尔密集融资
对于此次双方合作,市场一大关注点是英伟达将向英特尔投资50亿美元。具体来说,英伟达将以每股23.28美元的价格认购英特尔普通股,成为后者持股约4%的重要股东。
这将是英伟达继2019年收购以色列公司Mellanox(69亿美元)之后第二大规模的对外投资。对于目前拥有568亿美元现金的英伟达来说,这笔投资小菜一碟。
“我们认为这是一个极其出色的投资机会。”黄仁勋在回答为何要投资英特尔时表示,考虑到未来巨大的市场机会,这笔投资将会有巨大回报。
对于目前深陷业务困境和持续亏损的英特尔来说,这笔投资可以称得上是及时雨。
去年英特尔录得188亿美元的年度亏损,这是其自1986年以来的首次年度亏损,而不断攀升的成本也让英特尔资产负债表持续吃紧。
从最新发布的今年第二季度财报来看,英特尔期内营收略下降至129亿美元,而亏损从上期的16亿美元进一步扩大至29亿美元,所持现金总额下降至97亿美元。
此前担任英特尔CEO四年的帕特·基辛格(Pat Gelsinger),因战略失误而不得不在去年底辞职。今年3月,马来西亚华人、在半导体领域有着深厚经验的陈立武被任命为新CEO。
陈立武上台后着手进行运营精简、成本控制并做出管理变革,包括出售 Altera和Mobileye股权、宣布裁员15%、取消或暂缓在美国、德国和波兰开展的工厂项目等,试图扭转局面。
早前,陈立武还被特朗普威胁辞职,但双方会面后达成合作——美政府将向英特尔投资89亿美元,获得其9.9%的股份,每股20.47美元的收购价低于此次英伟达投资成本。
在此之前,软银集团还宣布将向英特尔投资20亿美元,购买约2%的股票。随着英伟达此次投资,英特尔在一个多月内就筹到159亿美元的资金支持。
陈立武在这次的媒体交流中表示,其首要任务之一就是改善英特尔的资产负债表。显然,英伟达的这笔投资将进一步增强其现金流,为业务提供支持。
“我首先要感谢Jensen的支持,我们的团队将非常努力,确保为你带来良好的回报。”陈立武表示。按英特尔最新30.57美元的股价计,英伟达这笔投资已浮盈超31%。
双方互成重要客户,掘金500亿美元市场
在投资之外,市场更为关注的是英伟达和英特尔达成的业务合作。
双方将通过英伟达NVLink技术实现架构互联,融合英伟达在AI与加速计算领域的优势,以及英特尔的CPU与x86生态,共同打造计算方案。
这具体聚焦两个领域。一个是数据中心,英特尔将为英伟达定制x86架构的CPU处理器,这些处理器将被集成至英伟达AI基础设施平台当中。
另外一个是个人计算领域,英特尔将推出集成英伟达RTX GPU芯粒(Chiplet)的x86系统级芯片(SoC),这款全新的x86 RTX SoC将用于驱动需要先进CPU与GPU集成方案的PC产品。
黄仁勋透露,英伟达的AI和加速计算堆栈与英特尔的CPU和x86生态紧密结合,将实现两大先进平台的融合。“这标志着计算领域迎来根本性变革。”
陈立武表示,此次合作立足于两家公司的核心优势:英伟达是AI加速计算领域的领导者,英特尔则在数据中心和客户端PC的CPU领域占据领先地位,此次属于强强联手、优势互补。
他认为,几十年来,x86架构始终是现代计算的基石,而此次合作将释放x86创新的新时代,为客户带来巨大价值,推动整个行业迈向新高度。
黄仁勋具体解释了双方的互补之处。他提到,在数据中心方面,英伟达的超级计算系统此前所需的CPU需要定制,和x86架构的CPU无法实现拓展。
“这次合作将首次实现把英特尔的x86 CPU融入NVLink生态系统,从而打造出真正意义上的AI超级计算机。”黄仁勋说,这也有望让英特尔切入这一快速增长的市场。
在PC方面,英伟达集中在游戏和工作站领域。此次合作,双方将打造采用双处理器的SOC,即同时集成英特尔的CPU和英伟达GPU,并通过NVLink技术实现融合。
黄仁勋认为,这将开创全新的集成显卡品类市场,而全球每年PC销量达1.5亿,市场潜力巨大。未来,英伟达既直接销售GPU,也将通过和英特尔打造的SOC去实现,从而同时拓展双方在消费级PC的市场份额。
简单来说,英伟达和英特尔将互相成为对方的重要客户。“这将为我们双方带来绝佳的增长机遇。”黄仁勋认为,数据中心市场和PC市场非常庞大,此次合作面向的是每年250-500亿美元的巨大市场机会。
陈立武也认为,此次合作关键在于规模效应。“目前我们双方在部分市场占据领先地位,但未来还能进一步拓展,在更多垂直领域和细分市场中大有可为。”
代工业务暂无合作,全球芯片市场迎变局
英伟达是否会选择英特尔代工,及其和Arm的合作是否会受到影响也成为关注焦点。
黄仁勋表示,一直在评估英特尔的代工能力,而英伟达和英特尔都是台积电的长期客户。似乎是为了打消顾虑,他还对台积电一顿猛夸,称其全球顶尖且拥有“神奇魅力”。
陈立武也强调,此次更多是产品层面合作。“我们对台积电非常尊重,并将继续与他们合作。同时,我们的代工业务也会持续推进,并将持续推动工艺领域的创新突破。”
换句话说,英伟达和英特尔目前还没有在代工业务上的合作,而是继续和台积电合作。
不过,黄仁勋还是肯定了英特尔的多芯片封装能力。“我们可以将英伟达的GPU与英特尔的CPU通过多芯片封装及多核处理技术结合,真正实现技术的灵活搭配与创新融合。”
同时,他还强调,英伟达基于Arm架构的CPU产品路线图将继续坚定实施,此次合作对Arm没有任何影响。
黄仁勋提到,英伟达目前正在自研名为Vera的Arm架构CPU产品、下一代产品,同时也推出了Arm架构的机器人处理器,比如最新推出的转为机器人和自动驾驶打造的Thor处理器。
“我们对Arm架构的发展路线倍感振奋,这一切完全不会影响英伟达现有任何架构布局。”黄仁勋表示,将会通过整合x86、NVLink等,彻底革新通用计算平台。
他还提到,Arm架构在全球CSP(云服务提供商)中的应用正在增长,但绝大多数CSP仍使用x86,因此x86的市场占比相当可观,英伟达未来在Arm和x86架构上都会进行拓展。
值得一提的是,英伟达曾试图斥资400亿美元收购Arm,但最终因监管未能成行。有趣的是,Arm控股方软银此前也宣布投资英特尔,这三方的关系有点错综复杂。
黄仁勋强调,此次合作除了和陈立武及其团队沟通外,没有和其他任何人沟通过,包括特朗普政府也完全没有参与这次合作,“但他们会大力支持”。
此前,英伟达先后因安全问题和违反反垄断法被中国监管机构调查。黄仁勋则否认了和英特尔合作有考虑双方面临的不同监管,表示这两者之间没有任何关系,也不会产生任何影响。
“展望未来,我们将共同迈入加速计算不可或缺的全新计算时代——无论是数据中心,还是移动设备和PC领域,加速计算都将成为推动计算技术发展的关键力量。”黄仁勋表示。
随着此次双方联手,意味着过去这两家试图互相侵入对方领域的老对手,从竞争走向合作,也表明全球芯片市场或迎来变局。
成立于1968年的英特尔是全球芯片行业的引领者,伴随互联网浪潮成为一代芯片霸主,和微软结盟从而在CPU领域占据垄断地位,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和AI时代丧失话语权。
1993年成立的英伟达最初只能算是英特尔的小弟,但随着AI浪潮的崛起,业绩狂飙,成为全球市值最高公司,可以说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。
随着双方联手,随着此次合作,双方业务领域有望进一步得到拓展,尤其是在AI异构计算和消费级PC领域。这对他们的另一个老对手——AMD,可能有着不小影响。
目前,在PC处理器领域,英特尔和AMD市场份额基本是七三开,而英伟达在独立GPU领域则占据超过90%的市场,AMD不足10%。最新交易日,AMD开盘一度跌超5%。
这一合作也再次验证了永恒的商业之道——只有永远的利益,没有永远的敌人。